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最新:王亚强:岁月錾刻,匠心传承
2022-09-26 15:56:18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器物,秉承心意,拥有生命,在我们的生活中流转,日常生活的精致以及人情世故的传达都凝聚在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器物之中。金银器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流传至今。

洛阳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白马寺村以王姓家族为代表,主攻金银细工制作,尤其擅长捶揲、錾刻、掐丝炸珠和错金银。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亚强,是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第十七代传承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族手艺传统的熏陶

在王亚强儿时的记忆中,他时常能回忆起自家院子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音,在耳濡目染中,王亚强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传承家族手艺的想法。在高中毕业后,正式跟随父亲潜心钻研学习仿古金银器制作技艺。

在经历了一段学习后,1998年,王亚强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在家乡白马寺创办了工艺品厂,全身心地致力于仿古金银器的传统制作和探索挖掘。

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一家以传统制作工艺打制仿古金银器、高端茶道、香道、花道的民营文化企业应运而生。2015年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被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复一日的坚持

生活中最常见的金银器,经过工匠的一番巧夺天工,变成实用性和观赏性俱佳的生活用品,或艺术价值极高的珍贵艺术品,这正源于一代代工匠对传统手工的坚守。

银器制作并非一件简单事,铸造、捶揲、錾刻、焊接、鎏金、掐丝、镶嵌、镂空、浮雕、抛光、切削,前前后后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洛阳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流传至今,其核心要素在于形成了一套难度高、技艺精、工序繁复的完整传统金银器手工工艺体系,而这套体系在王亚强心中牢记。

加工技艺独特。为达到最佳效果,原料加工不假他人之手。以水炸珠的独特工艺,金珠均匀饱满、品质稳定,最小直径仅0.5毫米。掐丝采用传统揉捻技艺,成品金丝细如发丝且根根中空。

工序繁复精细。錾刻新作品,需在平板上习练数十遍,才能在器物上如绣花般上下捶錾,几千次的錾刻,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浮雕工艺综合雕塑与绘画之精髓,通过不停捶打,使花纹呈现深浅不一的层次,并反复修饰;捶揲不仅对于力度、角度的要求极为严苛,一件器物需经上万锤,金银的质感和器物灵性方才逐渐显露。

色彩五彩斑斓。通过金银铜的不同配比熔铸,呈现出黑、古铜、青不同颜色,并灵活运用金银铜铁锡“五金”色彩的不同,器型装饰色彩缤纷。

传承科学高效。坚持一对一师徒传承,确保技艺的高效传递;采用纸样、铜模具、铅锌合金磨具作为教学手段,既能准确、真实体会前辈艺人艺术特点,还可以提高艺人的审美能力及工艺制作能力。

即使在工业发达的今天,王亚强的团队风采用传统手工的方式,他认为相比于机器产出的冰冷感,手工制品更具有温度,往往更具有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王亚强拿着一把用了几十年的小木槌,“虽然速度慢了些,却保证了捶打出来的银器细腻光滑,有些纹理和图案,还是得用手工去雕刻,容不得有一丝差错。”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感觉器物是有感情的,只有结合双后的温度,才最能展现器物之美,这是作为手艺人的固执和坚持。

坚守传统中的大胆创新

王亚强以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在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致力于茶道、香道器具的研究与开发,将唐代传统技艺精髓与茶道、香道完美融合,开发出以银质茶壶为主的高端手工金银器,使传统手工艺在市场经济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王亚强更是将产品已带入到国际市场。

王亚强在2010年到2015年间,曾先后数十次赴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系统学习企业管理及中国古代文物的鉴定、修复、制作等专业知识。

王亚强和他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还原了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原貌,这些展品一经完成,便被有关部门和知名专家一致认为是逼真和传神的金银器物。

王亚强于2012年创办“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馆藏从战国至近代金银器文物300余件(套)。

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集收藏、研究、陈列、传承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涵盖了旧式工具、模具、银饰产品等,他想以此为载体,向来往参观的人展示着金银器制作这项传统技艺,为工匠精神和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图文|自然)

责任编辑:hN_2625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