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当前快报:与非遗对话:探明古今事,铲上看春秋—千锤百炼洛阳铲!
2022-07-15 16:06:47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学术界对洛阳铲的最早关注,发生于1928年。当年,考古学家卫聚贤首次到洛阳对“洛阳铲”的作用进行了考证。其后不久,文史学者李健人也在专著中记载:“有一种专以掘发古墓为职业之人,有累世父子相传,至数代者。以铁铲(长木柄,端置铁制圆铲,口径寸余,中孔)试墓地之土色,即可辨明其为何代之墓,并有无贵重之物,他处所未闻也。”

洛阳铲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

位于瀍河回族区小李村的洛阳孙清娃探铲厂,洛阳铲锻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孙凯强正在车间里忙活儿。夏季室外温度高达四十多度,此刻车间温度已高达七十多度,孙凯强汗如雨下,不时用毛巾擦拭着自己的汗水。


(资料图)

孙清娃是孙凯强的爷爷,是最早研究洛阳铲的创始人之一,孙清娃洛阳铲也是其创立的。“我爷爷一生致力于洛阳铲的研究,不管在用料上还是巧道上都是洛阳铲中的佼佼者。”孙凯强介绍道。孙凯强从小在“打铁铺”长大,自幼跟随爷爷学习锻造洛阳铲。

“锻打、剪边、磨刃、烧制、成型、淬火......一把洛阳铲要经过近二十道工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铲头弧度弯曲程度的把控,若过大则无法将深层土壤带出;过小,则夹带出的土壤不易倒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是一把洛阳铲的标志。”

孙凯强介绍说,车间里的每把铲子,都是用手工打造的。“烧红之后在气锤上用机器,下来后续全是手工,连剪边都是手工,手工打造一把洛阳铲,需要抡锤敲打400多下。”

孙清娃洛阳铲有自家独门的淬火技术,“淬火的时间非常有讲究,淬火时间长了、短了都不行,恰如其分才能达到适合的硬度。”

改良后的洛阳铲随着形状、材质的变化,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洛阳铲早已由盗墓神器变身为考古利器,适应于各种土地。

而如今,洛阳铲则多被用于考古。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洛阳偃师商城、隋唐洛阳城、汉魏故城等重要遗址皆由洛阳铲所探得。不仅如此,经过数代人的潜心实践和研制,洛阳铲的铲头已由最初的一种规格,发展到十余种形状大小不同的铲头,使用范围也从考古勘探,扩展到道路护坡加固、建筑桩基灌注、石油勘探等各行各业。现在来孙凯强家订货的多是考古队和工程队的人。

如今,孙家已建立了洛阳铲博物馆,平时由孙凯强的姐姐负责打理。“都说家族手艺传男不传女,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主要是考虑到女孩子这个体力等各方面原因。别看我身体瘦弱,打起铁来也是不在话下。”孙银莹同弟弟一样,也是家族手艺的传承人。

为适应市场需求,普及洛阳铲,让神秘的洛阳铲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孙银莹和弟弟将洛阳铲做成了文创品,供游客和洛阳铲爱好者购买。她和弟弟也将继续传承和发展家族的手艺。

责任编辑:hN_1525
    独家